
在家庭生活中,制氧机已成为许多人改善生活质量的首选设备。然而,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家用制氧机的氧气浓度逐渐降低,这可能影响到家人的健康。别担心,本文将带你了解家用制氧机浓度降低的原因,以及如何轻松解决这些问题。
1. 分子筛故障
分子筛是制氧机中的核心部件,负责将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分离,提取出纯净的氧气。而分子筛故障的原因大部分就是分子筛受潮。制氧机在吸附空气时也会吸附空气中的水分,如果空气中湿度较大,吸附的水分残留就会更多,从而影响分子筛的使用寿命。此外,应时常检查分子筛的压力传感器,确保其能正常工作,防止因压力不足而影响分子筛的吸附性能。
2. 过滤棉脏污
过滤棉是制氧机的关键部件,负责过滤空气中的灰尘、杂质等。过滤棉长期没有更换过的话,那么进入的氧气杂质过多,分子筛过滤不了多余的杂质灰尘等,导致产出氧气的浓度偏低。定期清洁和更换过滤棉,确保其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杂质。在清洁过滤棉时,注意避免使用高压水枪等设备,以免损坏过滤棉。
3. 散热不良
制氧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。如果再遇上夏季高温环境,分子筛的吸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。定期检查制氧机的散热系统,确保散热风扇正常运行。如果散热效果不佳,可以考虑更换新的散热风扇或增加散热片,提高散热性能。
4. 进气不稳定
制氧机的氧气浓度受到进气稳定性的影响。有些用户晚上使用制氧机时会放在床上或者被子上,制氧机倒下刚好进气口被堵住,就是导致氧浓度降低。检查制氧机的进气系统,确保其畅通无阻。
5. 湿化瓶堵塞
湿化瓶用于提高氧气吸入的舒适度,有助于改善呼吸道症状。湿化瓶要用纯净水或者蒸馏水,如果长期使用矿泉水或者自来水会有水垢凝结,堵塞出气孔,氧气释放不出,严重的话也会导致机器无法稳定持续地供氧,也会出现氧浓度低报警。在清洗湿化瓶时,注意避免使用化学清洁剂,以免损坏湿化瓶。